人生箴言
成熟意味着停止展示自己并隐藏自己
随机文章
- 突发呕吐腹泻!60岁女子筷子5年不换胃里发现黄曲霉菌 !
- “288分女生”VS“扁担女孩”:一个走红带货 一个不想被打扰 !
- 2025上半年出口车型销量TOP20出炉:比亚迪宋PLUS夺冠 !
- 破天荒!宁德时代首次布局“厂中厂”模式:给了问界 !
- 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创新高:人均每天上网近8小时、以刷短视频为主 !
- AMD Zen5线程撕裂者性能暴力!32核9970X硬刚上代64核7980X !
- 36℃高温天 一岁幼童把自己锁车内 家长车外撑伞试图降温 !
- 小米16外观首次曝光:四等边极窄直屏+猛男粉配色 !
- 不怕35岁失业 能干到退休!小鹏汽车:有60岁70岁的员工 !
- iPhone 17 Pro橙色机模曝光上热搜 网友:辨识度最高的苹果手机 !
6月7日消息,今天上午,2025年全国高考开考。首场语文考试结束后,作文依旧是最受关注的话题。
不少网友表示,今年全国一卷作文感觉看不懂,有点难。
据报道,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解析:
材料一即来自同卷阅读II文本一《鼓书艺人》,展现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坚韧与温情;
材料二来自艾青名篇《我爱这土地》,以“嘶哑的喉咙”隐喻苦难中的呐喊与不屈;
材料三是穆旦诗作《赞美》中的名句,通过“带血的手”与“起来”的姿态指向集体抗争与民族新生。
三则材料各有侧重,同时又相互交织,共同建构起中华民族近现代历史从“国家蒙辱、人民蒙难、文明蒙尘”到奔走呐喊、救亡图存,再到振兴中华、民族自强的叙事背景与阅读语境,为考生提供多维度的立意空间,引导考生在理解材料内涵、获得情感共鸣的基础上,结合自身积累与感悟进行写作。
考生可以从审美体验出发,思考三则材料的内在关联,回望历史、展望未来,对个体与集体、平凡与伟大、苦难与希望、历史与未来等关系进行深层次的思考,形成对民族魂丰富意蕴的深刻体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