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内容

1元/公里的单价可能要没了!多地叫停网约车“一口价”订单 !

流沙 资讯 2025-10-10 20:19:36 7

10月10日消息,据报道,近日,陕西西安等地出台政策,全面暂停网约车“一口价”等低价营销行为,严禁任何形式的价格欺诈和恶意压价。

而在此前,江西鹰潭、河南开封、广东清远等多地也相继出台类似政策,禁止平台以“一口价”模式强制司机接单,治理无序低价竞争行为。

据了解,网约车的“一口价”订单是一种固定车费模式,平台根据起点、终点以及预估的行驶里程预估车费,无论中途是否堵车,绕路等,都不需要乘客多支付车费。而“特惠单”相较于网约快车,价格更为优惠。

这两种模式的单子,因为价格太低,网约车司机普遍都不爱接,曾有网约车司机吐槽称,自己接的一口价订单,乘客实际支付的打车成本,大概1元/公里,而司机到手的钱还要经过平台抽成,实际上更低,基本上属于不挣钱。

但如果关闭一口价、特惠单的话,很可能在非高峰期,平台就不再向你派单。所以说,虽然平台给了司机选择关闭一口价或特惠的权利,但可以通过是否派单的方式,引导司机接单特惠或一口价订单。

对司机来说,接受系统调派的“一口价”订单,虽然接单量增加,但实际到手收入可能并未增加。

对于多地叫停“一口价”订单,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副研究员郑淋议表示,此举对司机有很多益处。

司机最核心的诉求是“收入与付出匹配”,而低价订单导致的“多劳不多得”,致使多数司机对这类订单持抵触态度。因此,他们更希望行业回归合理定价,真正解决“接单增多而收入未增”的问题。

“‘一口价’订单本质上是短期的‘价格战’,不符合市场规律,也不可持续。”有平台通过“一口价”订单抢占市场份额,但部分成本实际上由司机承担,这也致使部分司机接单量增长而收入未增长,反而因订单密度提升加大了工作强度。

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认为,“一口价”订单本质是平台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的选择,当前网约车市场增长空间不明显,部分平台通过“一口价”订单参与竞争,此举是企业层面的策略。对于叫停这类订单模式的举措,宜予以支持。


文章目录
    搜索